我和西雅图的旧相识朱同学又见面了。他千里迢迢从香港跑到上海来。在网上嘎了半天三胡,最后总算敲定时间地点,一起跑去陆家嘴一家店里吃寿司。
见了面,发觉朱同学除了一身西装革履之外,其他没什么变化。一边吃一边聊。我没有真的去过香港,当然对香港的事情也蛮有兴趣。朱同学也比较好奇我在上海混得怎么样。朱同学出差公司可以报销不少饭钱,所以一不小心我们就点多了。我们俩居然说着话,慢慢吃,也都吃完了。最后都很饱。
回家的路上,我总结了一下。上海的寿司店很贵,没有报销最好不要去了。香港人民的生活水平很高。以后一定要去瞧瞧。
星期六, 四月 26, 2014
答辩
前几天我去参加了一次项目答辩的活动。这个项目是上海市的项目。钱虽然不多,但是似乎还是很受重视,许多人申请。项目预审过了之后要在专家评审组面前进行一个五分钟的答辩。
这个五分钟的答辩的时间要求特别严格,据说时间一到马上就赶下台。而且五分钟要把自己的申请项目介绍好也不容易。考虑到专家们其实也不是我这个领域的专家,我就准备了一份专业内容很少,基本在宣扬自己领域是多么高大上的幻灯片。
到了这一天,我跑去会场一看,发觉其他来答辩的人都穿着西装。而我是穿着牛仔裤去的。还没答辩就感觉有点怯场。答辩的形式就跟左边的我从网上随便下的这种照片差不多。专家们围着桌子坐两排,申请人在前面讲。每次进去三个人,剩下的在外面等。等轮到我进去了,我是我们这一拨最后一个。我先听了前面俩人的答辩。一个人五分钟,完全没有问题,讲完就走。谁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到我上的时候,我也心里没底。说了几句,发觉前排有一名专家不停的点头。我一下子感觉特别好,盯着他把我的幻灯片讲完了。结果卡着点讲完,一秒钟都不多。
出得门来,长出了一口气。五分钟的事,也没多少钱,居然还紧张。看来还是缺乏锤炼啊。
这个五分钟的答辩的时间要求特别严格,据说时间一到马上就赶下台。而且五分钟要把自己的申请项目介绍好也不容易。考虑到专家们其实也不是我这个领域的专家,我就准备了一份专业内容很少,基本在宣扬自己领域是多么高大上的幻灯片。
到了这一天,我跑去会场一看,发觉其他来答辩的人都穿着西装。而我是穿着牛仔裤去的。还没答辩就感觉有点怯场。答辩的形式就跟左边的我从网上随便下的这种照片差不多。专家们围着桌子坐两排,申请人在前面讲。每次进去三个人,剩下的在外面等。等轮到我进去了,我是我们这一拨最后一个。我先听了前面俩人的答辩。一个人五分钟,完全没有问题,讲完就走。谁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到我上的时候,我也心里没底。说了几句,发觉前排有一名专家不停的点头。我一下子感觉特别好,盯着他把我的幻灯片讲完了。结果卡着点讲完,一秒钟都不多。
出得门来,长出了一口气。五分钟的事,也没多少钱,居然还紧张。看来还是缺乏锤炼啊。
上海的地铁
我在上海每天挤地铁上下班。其实挤倒是说不上的。我坐的是六号线和七号线。六号线我坐的这一段就算在上下班时间也有座位。七号线挤一些,不过也还好。每天上下班的时候我还能抱着我的Nook从容地看书。我对此已经很满意了。
上海的地铁设施很新,比DC的强多了。我坐了几乎一年,大概有那么两三次故障引起的晚点。除了一次因为暴雨影响面比较大之外,其它都不过延误十几分钟。不象DC三天两头的坏。
上海地铁上人手一个手机或者iPad。看视频和玩游戏的大概各占一半。看书的也有一些,不多。许多人看手机如此专注,上车、下车、爬楼梯等等什么时候都不能停。有时候我急匆匆赶路,就很烦挡在我前面慢慢悠悠走路看手机的人。还有一类我很烦的人,他们喜欢一个人把整条自动扶梯都占住,让人过不去。我拿这种人也没有办法。也懒得跟他们说。
不过总的说来,我觉得上海的地铁还是非常方便。也许是小时候挤公共汽车挤怕了,我出行几乎从不坐公共汽车。去什么地方看看地图如果地铁不到,就直接打的了。
上海的地铁设施很新,比DC的强多了。我坐了几乎一年,大概有那么两三次故障引起的晚点。除了一次因为暴雨影响面比较大之外,其它都不过延误十几分钟。不象DC三天两头的坏。
上海地铁上人手一个手机或者iPad。看视频和玩游戏的大概各占一半。看书的也有一些,不多。许多人看手机如此专注,上车、下车、爬楼梯等等什么时候都不能停。有时候我急匆匆赶路,就很烦挡在我前面慢慢悠悠走路看手机的人。还有一类我很烦的人,他们喜欢一个人把整条自动扶梯都占住,让人过不去。我拿这种人也没有办法。也懒得跟他们说。
不过总的说来,我觉得上海的地铁还是非常方便。也许是小时候挤公共汽车挤怕了,我出行几乎从不坐公共汽车。去什么地方看看地图如果地铁不到,就直接打的了。
星期五, 四月 25, 2014
啃老
自从我回到上海以来,一直是跟爸妈一起住。他们自然是非常高兴的,本来就有房间,现在多一个人热闹一些。不过我就背上了个啃老的帽子。平时跟人说起现在住在哪儿,都不太好意思。
不过现在上海租房子还真贵。前几天跟我们实验室的几个小孩子聊天,发觉他们普遍把工资的40%都花在租房子上了,而且还是住得很一般,与人合租什么的。最后说起来,几个人都承认还在接受父母的接济,也在啃老。
据我简单的了解,现在我们单位附近要是自己一个人独住租房一个月怎么的也要三千往上,而我们所里有硕士学位的工作人员的月工资也就基本这个数字。真是过的很辛苦。
所以,现在每次看见我们这些小孩子,我就觉得他们好可怜。辛辛苦苦地读到硕士,还需要啃老,更不要说攒钱买房了。
这个世界的运转方式不太好懂。
不过现在上海租房子还真贵。前几天跟我们实验室的几个小孩子聊天,发觉他们普遍把工资的40%都花在租房子上了,而且还是住得很一般,与人合租什么的。最后说起来,几个人都承认还在接受父母的接济,也在啃老。
据我简单的了解,现在我们单位附近要是自己一个人独住租房一个月怎么的也要三千往上,而我们所里有硕士学位的工作人员的月工资也就基本这个数字。真是过的很辛苦。
所以,现在每次看见我们这些小孩子,我就觉得他们好可怜。辛辛苦苦地读到硕士,还需要啃老,更不要说攒钱买房了。
这个世界的运转方式不太好懂。
星期二, 四月 22, 2014
早起一小时
今天早晨我正呼呼大睡呢,老妈突然敲门,问我怎么还不起来,上班要迟到了。我赶紧爬起来,梳妆打扮扒两口早饭什么的,雷厉风行地整装待发。抬手一看表,才七点。
原来,老妈看错表。把六点五十看成七点五十,提前一个小时把我叫起来。
事已至此,我还是出门了。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我体会了一次早起的感觉。
原来,老妈看错表。把六点五十看成七点五十,提前一个小时把我叫起来。
事已至此,我还是出门了。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我体会了一次早起的感觉。
星期六, 四月 19, 2014
When Evidence Backfires
我在网上看到一篇题为When Evidence Backfires的文章,我觉得非常有感触。以至于我决定把这篇文章大概翻译一下,跟大家分享一下。
--
科普有时候非常让人灰心丧气。这不仅是因为一些谣言常常相比事实传播的更快更容易,而且反驳这些谣言的努力反而常常会适得其反。这种现象被称做回火(backfire)。最近的一项研究再一次表明了这种现象。在这项研究里,研究人员向一些家长散发了一些关于儿童疫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的科普材料。这些材料都是由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DC)做的,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 一个CDC的网站,驳斥了一种关于麻疹疫苗导致小儿自闭症的谣言。
2. 一个CDC印制的关于麻疹的症状和危害的宣传材料。
3. 一个CDC的网站,关于一个母亲血泪叙述她的孩子得麻疹的不幸遭遇。
4. 一些得了麻疹等疾病的儿童们的悲惨的照片。
结果,研究发现这四项内容没有一项提高了家长们对疫苗的接受程度;而且看了照片、听了那个可怜母亲叙述的家长甚至更加相信了疫苗的副作用。而那个驳斥谣言的网站虽然减少了家长们对副作用的相信程度,但是家长们对疫苗的接受程度反而减少了。
这不是第一个类似的研究。Schwarz等人的一份研究发现,人们在阅读了CDC制作的一份《事实和谣言》的宣传材料之后仅半小时就开始把事实和谣言混在一起了。而如果人们阅读的宣传材料里只包括事实而不提到谣言,宣传效果要好一些。看起来人的记忆不象我们想的这么好。而且如果宣传材料里不提及谣言的话,也无助于澄清已经在社会上流传的那些谣言。
而且更让人郁闷的是Schwarz等人的研究发现当一个权威单位出面批驳一个谣言的时候,人们反而更容易把谣言当真。一个例子是网上流传过一条香蕉可以携带令人感染肌肉坏死的细菌的谣言。当CDC出面辟谣的时候,谣言非但传播地更广,甚至被一些人认为CDC也赞同这种观点!
类似的现象也在别的领域被发现。当年许多保守派人士在海湾战争之前认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在政府公布在伊拉克没有发现这些之后,相信这一点的保守派人士反而更多了。
让人担心的是,这种“回火”现象特别在年长的人中容易发生。他们往往听到过一些观点之后会忘记究竟哪些观点是对的。糟糕的是,如果你重复告诉人们某件事是错误的,他们反而更容易把这件事情记成是正确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你告诉人们一次某件事是错误的,在三天后他们有28%的可能性把事情记反。如果你重复三次告诉他们某件事是错误的,三天后他们记反的可能性暴涨到40%。幸好的是,这种现象在年轻人之中没有被观察到。
所以,我们在科普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注意策略。一种常见的观点认为我们应该通过普及科学知识来打败谣言。但是有时候有些观点已经在一些人的脑子里扎根,科普本身很难成功。有一项关于全球变暖问题的研究发现传统文化和政治方面的观点相比科学更能左右人们的态度。科普的有效程度和人们自身的世界观密切相关。在某些人群中,科普反而起到了反作用。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科普,传播正确的信息,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我推荐一本书:Debunking Handbook (PDF)。
--
科普有时候非常让人灰心丧气。这不仅是因为一些谣言常常相比事实传播的更快更容易,而且反驳这些谣言的努力反而常常会适得其反。这种现象被称做回火(backfire)。最近的一项研究再一次表明了这种现象。在这项研究里,研究人员向一些家长散发了一些关于儿童疫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的科普材料。这些材料都是由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DC)做的,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 一个CDC的网站,驳斥了一种关于麻疹疫苗导致小儿自闭症的谣言。
2. 一个CDC印制的关于麻疹的症状和危害的宣传材料。
3. 一个CDC的网站,关于一个母亲血泪叙述她的孩子得麻疹的不幸遭遇。
4. 一些得了麻疹等疾病的儿童们的悲惨的照片。
结果,研究发现这四项内容没有一项提高了家长们对疫苗的接受程度;而且看了照片、听了那个可怜母亲叙述的家长甚至更加相信了疫苗的副作用。而那个驳斥谣言的网站虽然减少了家长们对副作用的相信程度,但是家长们对疫苗的接受程度反而减少了。
这不是第一个类似的研究。Schwarz等人的一份研究发现,人们在阅读了CDC制作的一份《事实和谣言》的宣传材料之后仅半小时就开始把事实和谣言混在一起了。而如果人们阅读的宣传材料里只包括事实而不提到谣言,宣传效果要好一些。看起来人的记忆不象我们想的这么好。而且如果宣传材料里不提及谣言的话,也无助于澄清已经在社会上流传的那些谣言。
而且更让人郁闷的是Schwarz等人的研究发现当一个权威单位出面批驳一个谣言的时候,人们反而更容易把谣言当真。一个例子是网上流传过一条香蕉可以携带令人感染肌肉坏死的细菌的谣言。当CDC出面辟谣的时候,谣言非但传播地更广,甚至被一些人认为CDC也赞同这种观点!
类似的现象也在别的领域被发现。当年许多保守派人士在海湾战争之前认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在政府公布在伊拉克没有发现这些之后,相信这一点的保守派人士反而更多了。
让人担心的是,这种“回火”现象特别在年长的人中容易发生。他们往往听到过一些观点之后会忘记究竟哪些观点是对的。糟糕的是,如果你重复告诉人们某件事是错误的,他们反而更容易把这件事情记成是正确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你告诉人们一次某件事是错误的,在三天后他们有28%的可能性把事情记反。如果你重复三次告诉他们某件事是错误的,三天后他们记反的可能性暴涨到40%。幸好的是,这种现象在年轻人之中没有被观察到。
所以,我们在科普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注意策略。一种常见的观点认为我们应该通过普及科学知识来打败谣言。但是有时候有些观点已经在一些人的脑子里扎根,科普本身很难成功。有一项关于全球变暖问题的研究发现传统文化和政治方面的观点相比科学更能左右人们的态度。科普的有效程度和人们自身的世界观密切相关。在某些人群中,科普反而起到了反作用。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科普,传播正确的信息,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我推荐一本书:Debunking Handbook (PDF)。
星期五, 四月 18, 2014
驾照!
我拿到了我的中国驾照。
这件事也不太复杂。我上个星期托人去官方指定点翻译了一下我的美国驾照。然后又去车管所体检、拍照,预约了一个交规考试。这个星期我就去考试了。
考试的内容在网上都有。我先做了遍模拟题,一百分里只得了七十分。要知道九十才及格。我只好老老实实地把一千道题的题库给做了一遍,花了几乎两个小时。不过看过一遍题库,考试就很容易了。我蹭蹭蹭蹭点鼠标,不到十分钟就做完了,得了九十八分。结果因为做得太快,还不让交卷。只好看了一会儿边上老外抓耳挠腮痛苦地做题。考完试接着交费五十大洋,然后当场领证。
整个过程里,办事的警官态度都非常好。而且境外驾照换国内驾照的人不多,几乎没怎么排队。我觉得这还是蛮愉快的经历。
就这样,我领到了我的驾照。有效期六年。
这件事也不太复杂。我上个星期托人去官方指定点翻译了一下我的美国驾照。然后又去车管所体检、拍照,预约了一个交规考试。这个星期我就去考试了。
考试的内容在网上都有。我先做了遍模拟题,一百分里只得了七十分。要知道九十才及格。我只好老老实实地把一千道题的题库给做了一遍,花了几乎两个小时。不过看过一遍题库,考试就很容易了。我蹭蹭蹭蹭点鼠标,不到十分钟就做完了,得了九十八分。结果因为做得太快,还不让交卷。只好看了一会儿边上老外抓耳挠腮痛苦地做题。考完试接着交费五十大洋,然后当场领证。
整个过程里,办事的警官态度都非常好。而且境外驾照换国内驾照的人不多,几乎没怎么排队。我觉得这还是蛮愉快的经历。
就这样,我领到了我的驾照。有效期六年。
星期六, 四月 12, 2014
做报告的故事
终于,我快要毕业了。我们的最后一关是答辩,答辩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一个公开的报告会。全系的同学和老师都会到场,而且还有外校的人。这次我是真的紧张了。非常紧张。紧张地不知道该怎么紧张了。我练习了好久。我期望会有电影那样的情节,期望在最后报告的时候系里的同学发现那个一做报告总是磕磕巴巴的人突然有一个完美的表现。
现实不是电影。我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那天的表现如何。我感觉自己应该是比较流利了,也基本按照练习的状况去发挥了。但是没有录像没有回放,所以我也不太确信。因为紧张,我没有注意到听众的表现是什么样子的。不过等我讲完了,听众提问的时候我终于有时间观察一下大家。大家似乎都很正常,没有电影里那样的全体起立鼓掌,也没有人用怜惜的眼光看着我。我觉得我回答了所有的问题。我也没有来得及多想,就被拉进小房间去接受论文委员会的考评。答辩这次的报告就这么过去了。
不管客观上应该我究竟讲得如何,反正我觉得这是我第一次我自己可以定义为成功的报告。也许在别人看来这就是平常无奇的一次报告,但是这一次“成功”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我之后的“成功”越来越多。虽然有时候,我还会有很糟糕的发挥,但是这些已经成为偶然。多数时候,我觉得自己还不赖。虽然我还是不知道别人究竟怎么看待我的报告,而且我猜在别人眼里我的报告水平多半还是稀松平常。但是至少我知道我已经跨过了自己一道槛。
星期一, 四月 07, 2014
Duolingo
我发现在iPad上有一个叫做Duolingo的App,可以帮助你学外语。我最近开始用它来温习西班牙语。它从易到难,分成很多课。每一课有一个主题,比如说动词,形容词,时态等等。你通过做题目来学习。题目有很多形式,选择题、西英互译、听写等等,比较多样化,有语音。它而且似乎有点小智能,比如说翻译的时候你即使和标准答案有点不一样,它也可以接受。它的主要缺点是没有什么讲解,基本就是做题练习。不过我觉得对我这样已经初通的人正合适,很好地起到了温习的作用。
Duolingo除了西班牙语之外,还有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等等,也有用西班牙语学英语的。说不定等我有时间,我还会用它温习一下我的法语。这个免费的App用这么全的功能,很赞。
Duolingo除了西班牙语之外,还有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等等,也有用西班牙语学英语的。说不定等我有时间,我还会用它温习一下我的法语。这个免费的App用这么全的功能,很赞。
清明节
这个周末正逢清明节,所以是长周末。
小时候清明节是没有放假的。这几年提倡中华文化,清明、中秋都有假了。这个季节春暖花开,所以正是郊游的好时机。不幸的是大家都有这个念头,交通就很糟糕。新闻里面说去崇明的路线平时一个小时的路,周末有人开了六个钟头。
老妈聪明地星期五早晨就出发去崇明拜祭外公外婆了。我和老爸留守在家里。老爸也准备了些糕点糖果什么的放在家里爷爷奶奶的照片前,纪念一下。
我也没有安排什么事,在家上上网、看看电视、跑跑步什么的,度过了一个悠闲的长周末。
小时候清明节是没有放假的。这几年提倡中华文化,清明、中秋都有假了。这个季节春暖花开,所以正是郊游的好时机。不幸的是大家都有这个念头,交通就很糟糕。新闻里面说去崇明的路线平时一个小时的路,周末有人开了六个钟头。
老妈聪明地星期五早晨就出发去崇明拜祭外公外婆了。我和老爸留守在家里。老爸也准备了些糕点糖果什么的放在家里爷爷奶奶的照片前,纪念一下。
我也没有安排什么事,在家上上网、看看电视、跑跑步什么的,度过了一个悠闲的长周末。
逛车店
老妈的学校里要买一辆车。今天我就凑热闹,陪老妈去卖车的地方看了看。
我们去了两个地方。第一个地方有三家店,第二个地方号称十几家4S店。当然,象什么奔驰宝马之类的店我们都直接略过,我只去看了大众、丰田之类老妈他们有可能买的车。
从这些店的价位看起来,现在车的价钱的确也不像以前那样高高在上了。如果花十万元,也可以买一台看起来不赖的车。当然如果要舒服一些,20万还是需要的。我在美国买的大众,在上海似乎要贵大概1/4的样子。考虑到上海动辄五百万的房子,车似乎一下子显得好便宜的样子。
看来看去,老妈似乎对大众的车比较满意。考虑到将来我也可能会要蹭他们的车开,我也出了一下主意。我发现,我好像还是一个品牌忠诚度蛮高的人。开了这么多年大众,我也对大众有一点偏爱。
我们去了两个地方。第一个地方有三家店,第二个地方号称十几家4S店。当然,象什么奔驰宝马之类的店我们都直接略过,我只去看了大众、丰田之类老妈他们有可能买的车。
从这些店的价位看起来,现在车的价钱的确也不像以前那样高高在上了。如果花十万元,也可以买一台看起来不赖的车。当然如果要舒服一些,20万还是需要的。我在美国买的大众,在上海似乎要贵大概1/4的样子。考虑到上海动辄五百万的房子,车似乎一下子显得好便宜的样子。
看来看去,老妈似乎对大众的车比较满意。考虑到将来我也可能会要蹭他们的车开,我也出了一下主意。我发现,我好像还是一个品牌忠诚度蛮高的人。开了这么多年大众,我也对大众有一点偏爱。
星期五, 四月 04, 2014
心跳记录
我在淘宝上花了两百不到大洋买了个锻炼身体的手表。它有很多功能,计时、记步、测算卡路里等等。不过我买它的目的主要是想监视我锻炼时候的心跳,免得一不小心心跳过快挂掉。为了记录心跳,这个手表需要配合一个东西绑在胸口,感觉很专业的样子。
于是我试了一下。我这个人的平时心率很慢,60不到。我在家里骑我的固定自行车的时候,心跳大约可以到130。去长跑的时候,大概在150到160之间。要是我快跑一千五百米的时候,可以达到190,这也超过了推荐的锻炼时候的最大心率。
这个手表有时候测心率会有问题。因为在胸口的这个东西要是绑得不好,跑步的时候会滑动,就测不到了。更大的问题是,如果没有心率的信号,手表的计时就会暂停。这就有点烦。我不需要时时刻刻看我的心率。但是我还是想准确知道我跑了多少时间的。所以,我发现这个问题后,出门还得多带一个手表来计时。最后我干脆不带这个记心率的表了。有点麻烦。
于是我试了一下。我这个人的平时心率很慢,60不到。我在家里骑我的固定自行车的时候,心跳大约可以到130。去长跑的时候,大概在150到160之间。要是我快跑一千五百米的时候,可以达到190,这也超过了推荐的锻炼时候的最大心率。
这个手表有时候测心率会有问题。因为在胸口的这个东西要是绑得不好,跑步的时候会滑动,就测不到了。更大的问题是,如果没有心率的信号,手表的计时就会暂停。这就有点烦。我不需要时时刻刻看我的心率。但是我还是想准确知道我跑了多少时间的。所以,我发现这个问题后,出门还得多带一个手表来计时。最后我干脆不带这个记心率的表了。有点麻烦。
五千米
昨天,我奋力地跑了五千多米。
最近几个星期里,我决定忽略空气质量的问题,一直坚持跑步。从三千米开始,现在慢慢地开始跑五千米了。每星期的安排是三次跑步,其中一次是快跑一千五。另外加两次室内骑车锻炼。中间穿插休息两天。
虽然说起来我大学的时候跑一千米或者一千五百米比现在快不少,但是我那时候从来没有一口气跑过五千。像现在这样每星期跑几次,我觉得也算进步了。
不过我觉得我还是不会成为一个长跑爱好者。依旧觉得长跑是件乏味的事情。现在最多也就是跑二十多分钟。我觉得三十分钟就是我的极限了。超过三十分钟,我不是因为体力不支而死,而是会因为无聊而死掉的。
最近几个星期里,我决定忽略空气质量的问题,一直坚持跑步。从三千米开始,现在慢慢地开始跑五千米了。每星期的安排是三次跑步,其中一次是快跑一千五。另外加两次室内骑车锻炼。中间穿插休息两天。
虽然说起来我大学的时候跑一千米或者一千五百米比现在快不少,但是我那时候从来没有一口气跑过五千。像现在这样每星期跑几次,我觉得也算进步了。
不过我觉得我还是不会成为一个长跑爱好者。依旧觉得长跑是件乏味的事情。现在最多也就是跑二十多分钟。我觉得三十分钟就是我的极限了。超过三十分钟,我不是因为体力不支而死,而是会因为无聊而死掉的。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