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三月 01, 2005

1995—2004畅销书评述 (转)

从这篇文章看来,我的读书品位相当另类的。概括一下就是不读书。97年以后出国了不算,95年和96年的书单里都只各看过一本。《平凡的世界》和《苏菲的世界》。

前言:
综述十年来的畅销书,主要是想梳理出十年畅销书发展的大致脉络;同时,希望研究这一脉络与社会变迁以及读者消费心理之间的关系。
大致讲来,这十年有如下一些脉络可寻——历史题材小说、文以载道的大散文、引进版的畅销书、名人出书热、纯文学市场化、图文书、隐私热、少儿读物、经管类图书的崛起、网络文学、素质教育……以下分而述之。
1995年
《曾国藩》(1、2、3) 湖南文艺
《廊桥遗梦》 外国文学
《偷渡客》 现代
《飘》 江苏译林
《刘晓庆——我的自白录》 上海文艺
《张爱玲文集》 安徽文艺
《文化苦旅》 上海知识
《康熙大帝》 河南人民
《金庸作品集》 三联
《平凡的世界》 百花文艺

回顾1995年的十大畅销书,会发现有几大“发轫”,贯穿了此后十年的图书市场。
曾经有一位资深书业记者说过,中国图书市场真正意义上的畅销书发轫之作,就是199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廊桥遗梦》。此书尽管后来被好莱坞搬上银幕,但它在中国的畅销,却并没有沾到什么影视的光,纯粹凭借温软凄婉的浪漫故事,赚取了老中青三代读者大把眼泪。而当斯特里普主演的电影拍成并在中国放映时,此书的黄金销售期早已结束。
值得一说的是,《廊桥遗梦》是一本小册子,这十年来,不时会有差不多厚薄的小册子成为畅销书,防治“非典”手册不说了,那是特殊产物,不好列进正常的出版范畴,但是比如早年三联出版的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再比如后来的《谁动了我的奶酪》、《致加西亚的信》;更别提系列图书《老照片》了。记得《干校六记》初版定价是0.26元,当时周边很多朋友都是一买十本,馈赠亲朋好友。《谁动了我的奶酪》、《写给加西亚的信》据称也是常遇集团购买,不少公司管理者甚至向全体员工散发。同样,《廊桥遗梦》在当时也是馈赠闺密、恋人的常用礼物之一。从销售的角度讲,这种连缀销售实际有点接近教材的“散发”功效,成为巨大畅销书也就很好理解。
《廊桥遗梦》的成功,引发另一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就是在国外热销了几十年的“禾林小说”。从选题内容上看,“禾林小说”走的也是温厚的纯情浪漫一路,与《廊桥遗梦》何其相似;但是“禾林小说”在中国辗转数家出版社,所出品种也已不少,却始终没能火起来,非常遗憾。

本年度另一大发轫,是余秋雨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畅销旅途。《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一本散文合集,在此之前,余一直是纯粹的学者身份,尽管他的《风雨天一阁》等文章在文学圈内获得广泛好评,但确实看不出任何“飞黄腾达”的“异禀”。
从1995年的《文化苦旅》,2004年写完《借我一生》,宣布封笔,余秋雨在整整十年里的几本大书,总销售量非常可观。如果算上盗版,简直是个惊人的数字。从内容上讲,其实余秋雨的散文创作,走的仍是最最传统的“文以载道”的古典路线。文风的纵横捭阖,题材的忧国忧民,很有古风。与早此若干年的《河殇》、《望长城》等电视片,在某种意义上有神似之处。

长篇历史小说的两大著名品牌——唐浩明、二月河也自本年度开始发轫。唐浩明的《曾国藩》、二月河《康熙大帝》分别开启了他们二人各自今后十年的庞大创作计划。其中,二月河更是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此后十年荧屏上的“清帝系列”大红大紫。
追一下根源,不妨想想更早的《李自成》。新中国的历史小说曾经有过辉煌的“前科”,至唐浩明、二月河,算是把这股气接上了。

“名人图书热”亦在本年悄悄地开始发轫,就是刘晓庆的《我的自白录》。此书应是早此几那场著名的“深圳文稿竟价活动”的产物。在那次活动上,此书只是凭着这一书名,内容尚无一字,就成了整个活动上最大的赢家。此后数年,影视明星以及电视台的主持人,几乎被图书市场来了个大扫荡,直至今天的臭了街。
“张爱玲热”也算从本年度开始发轫。早在1980年代,上海书店即已影印出版张氏的《传奇》、《流言》,但印数似乎不过五千,是一些大学里的攻读现代文学史的师生们的“特供品”。此后随着张氏被读者注意,陆续有出版社零星出版她的著作。到本年度,安徽文艺出版社头一次以文集的方式大规模推出能搜集到的张氏主要著作,算是眼光敏锐,抓准了市场的脉动。
《平凡的世界》的畅销,是所谓纯文学图书走向畅销之道的一个发轫。此前在很多出版人的头脑里,图书市场的文学创作被分为两块:严肃文学(又被称“纯文学”)、通俗文学。前者是铁定的赔钱货,有品位,但无市场;后者是有市场,但无品位。自《平凡的世界》开始,纯文学终于场眉吐气,走上了致富之道。此后以王安忆的《长恨歌》、余华的《活着》,以及王小波系列作品为代表的纯文学图书,都在图书市场取得了巨大的销售业绩。



1996年
《未来之路》/北大
《岁月随想》/上海人民
《苏菲的世界》/作家
《中国的崛起》/中央编译
《亚洲大趋势》/外文、经济日报、远东联合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中央编译
《情爱画廊》/春风文艺
《庄则栋与佐佐木敦子》/作家
《’97香港回归风云》/吉林摄影
《中国可以说不》中国工商联

如果说1995年《刘晓庆——我的自白》还是“名人出书热”的一曲低调序幕,到了本年度赵忠祥的《岁月随想》,则堂堂正正拉开了一部大戏的帷幕。来势汹涌,锐不可挡,当真有横扫千军之气概。这部大戏正式上演,粉墨登场的,首先即是赵忠祥的一批同行——杨澜、倪萍、白岩松、水均益、元元、宋世雄、吴小莉、陈鲁豫、王小丫……受此启发,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媒体、演艺圈的知名人物,纷纷拿起笔来要当作家。冯小钢、姜昆、姜文、艾敬……还有更多。
大众阅读中,窥私欲从来都是一大要点,所以名人类图书是一盏永远不灭的长明灯,天南海北,环球同此凉热。问题是,就像任何矿藏一样,穷凶极恶、无限制开采挖掘的后果,将导致源头枯竭。名人出书热出到后来,显然已经乱了方寸。开始出到李金斗这批人的时候,这一轮的名人图书热即已宣告暂时走到尽头。
虽然“热”已走到尽头,但是名人书这一门类却总归有市场,所以,出版界只能期望极具号召力的新名人尽快出现。
本年度的另一本畅销书《庄则栋与佐佐木敦子》,也是典型“名人出书热”的产物。

本年度的〈未来之路〉也应该算一半的名人书。尽管这不是一本传记类图书,但中国很多读者还是将此书当作比尔盖茨的个人发家史看待。这位位居福布斯排行榜单之首的巨富,吸引了无数渴富的眼球。此书的另一半属性,要算在日后延续火爆的经管类图书范畴。几年之后,在经济管理这一大门类下,有关全球很多著名的跨国企业成功的案例类图书行销一时,成为市场热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之路〉也许是图书市场经管类图书的最早发轫之作。

本年,又一个原本被划在纯文学范畴的女作家赢取市场的青睐,她就是张抗抗。不过,长篇小说《情爱画廊》的热销,与上一年度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所不同的是,张抗抗新作的出炉,被出版方包装成一个通俗文学的面相——《情爱画廊》是曾经风行一时的“布老虎丛书”之一种,这套丛书打出的旗号就是:文学大家写通俗文学。
这里值得继续思考下去的一个问题是,长久以来所谓纯文学和所谓通俗文学,二者的概念从未清晰过;对于很多作家来说,“纯”与“俗”并非那样泾渭分明。比如在我看来,对张抗抗而言,《情爱画廊》并未让她多费劲地转型,她的小说作品原本就有不少通俗小说的元素,只不过以前死守“纯文学”的虚名,耽误了自己的收入。
“布老虎丛书”对纯文学作家放下架子走向市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让一部分作家提前富裕起来,对文学图书赢取市场份额也尽了心力,一段时间内,品牌做得相当成功。可惜后来因为人员调动,丛书失去了原有活力,现在虽然仍旧存在,却早已风光不在。

本年,开始有二渠道所做图书荣登十大畅销书榜——〈中国人可以说不〉。历史地看,这是体制变化的一个先声。时至今日,每年一度的春节订货会上,诸多原来被贬称为“二渠道”的发行企业登堂入室,再回头看看〈中国人可以说不〉,有很深的回味。
〈中国人可以说不〉其实还是一种政论体散文,与文以载道、忧国忧民的余秋雨著作在本质上是一类图书,只不过相较而言,此书更呐喊一些,更尖锐一些,更直接一些;而余秋雨著作更温婉一些,更文化一些。

本年,几本引进版图书都大获成功。包括〈苏菲的世界〉、〈亚洲大趋势〉、〈中国的崛起〉、〈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火星〉等等。相比前一年度来讲,引进版图书在十大畅销榜上所占比重有大幅度提升。从那以后,北京的国际版权贸易大会,越来越让国内的出版人们注意。
因为时处香港回归前夕,〈`97香港回归风云〉上了十大畅销书排行榜,这当然是在情理之中。这本书的成功,让不少人学会了从社会新闻事件出发,做一把短平快的痛快事。2003年防治“非典”手册的出炉并获成功,即属此类。



1997年(印行)
《日子》作家
《笑面人生》上海人民
《凭海临风》上海文艺
《联想为什么》北京大学
《老照片》(四)山东画报
《宋世雄自述》作家
《微软的秘密》北大
《东方的故事》人文
《英国病人》作家
《时代三步曲》文化艺术

名人出书这一脉络热到1997年,到达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本年度的十大畅销书中,四成归属这一门类,它们是:倪萍的〈日子〉、杨澜的〈凭海临风〉、姜昆的〈笑面人生〉、宋世雄的〈宋世雄自述〉。其中,前三者高居前三名,数量上远远领先后续者,气势极盛。
从单品种数量来讲,倪萍的〈日子〉在短短一年的时间,累计销售近百万,也远远超过赵忠祥在上一年度创下的业绩。当时倪萍在全国许多城市巡回签售,地方上无不出动警力帮助维持治字,倪萍本人签售一场下来,到吃饭时间,手抖得拿不起筷子。第二年春节,在集中体现亿万中国老百姓审美趣味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宋丹丹在她小品中提到了这本书,可见此书影响之深远。

山东画报出版社1996年开始出版〈老照片〉的第一辑。到本年,已出到第四辑,一跃而居十大畅销之列。此前,无论是出版业的从业人员,还是亿万读者,谁也没有留心过有一家山东画报出版社,但自此以后,这家出版社凭借龙头产品〈老照片〉系列,连续推出众多品位高、格调雅、印制精良的图书,成为这十年内出版业一支生龙活虎的高素质队伍。
〈老照片〉从图书选题的角度来看,踩准了两个要点:一是图文书,二是怀旧。社会发展到1997年,怀旧渐成一股巨大风潮;苹果电脑、PHOTOSHOP等设计软件的逐渐普及,带来图书型态的勇猛革新;〈老照片〉系列利用了这两点天时地利,鲤鱼跃龙门。图书出版界有一个说法:近近图文书风行一时,发轫自〈老照片〉系列,虽不完全准确,但有一定道理。所以说,从即年起,又一脉络开始发轫,就是图文书。

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书市到了本年度,终于算是跟稳了节拍 ——继上一年度几本经管类图书的风行之后,本年度继续有〈微软的秘密〉和〈联想为什么〉两本经管类图书红极一时。顺便说一下,有趣的是,虽然联想比和微软从企业规模上比,要小很多,但是图书销售上,联想却超过微软半成——到底一个是外国企业,一个是民族企业。

〈英国病人〉是一本引进版图书,本书之畅销,完全得益于出版方精密独到的营销策略。具体营销操作者白冰后来总结过关于本书的整体营销方案,预知宣传、告知宣传等一系列的营销策略,极具中国书业特色,值得每一个编辑发行人员深思。

纯文学作家市场化,在本年又有一个生动的代表——王小波。王的著作生猛、顽皮,与早年王朔小说有内在的神似,对广大青年读者,尤其是学生读者,极具吸引力。文坛由此开始,引发“王小波热潮”,历经数年而不衰。王小波自然成为一大批青年人的偶像级人物。著名网站西祠胡同专门有一个版叫做“王小波门下走狗”,他们除了在网上互相交流对王小波作品的五花八门的看法之外,还陆续出版系列读物,可见迷恋程度之盛。
可惜后来王小波英年早逝,否则应该有望成为一代文坛巨擘。在此特向王小波致以深切的缅怀。



1998年

《山居笔记》 文汇
《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 新世界
《活着》 南海
《北大往事》 新世界
《尘埃落定》 人民文学
《周恩来传》 中央文献
《失乐园》 文化艺术
《王蒙说》
《老照片(第六辑)》 山东画报
《认识马俊仁》 中国文学

1998年是图书市场的一个回调年,依我个人看来,本年度并未出现具有脉络性的新的优秀畅销书。
《山居笔记》是余秋雨精心推出的第二本书,但在销量上并未超过《文化苦旅》。《周恩来传》、《认识马俊仁》也是前两年名人出书热的回响。〈老照片〉依旧热销一时,走向顶峰的同时,也多少预示着下一步的危机。阿来的《尘埃落定》、余华的《活着》和王蒙的《王蒙说》,是前两年纯文学作家获取市场认可的正常延续。《北大往事》是以前《老照片》系列图书所代表的怀旧热的一种体现方式而已。《失乐园》是类似于《英国病人》一样的外国文学引进版图书,并且二者都不是本国最优秀的文学著作,但是二者后来都被改编成电影,票房大获成功……总体看来,从对书业选题范围的开辟,并未出现新的诱人亮点。
本年,只有一类图书引发了一阵狂潮,就是隐私热。
1998 年,满大街都是各种“隐私”,各种“情感实录”,这一切,源自北京青年报记者安顿的两本著作:《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和《回家》。“安顿 —隐私”现象的意义,不光在于让大众快乐地看到了别人的隐私,满足了窥私欲;更重要的是,安顿的成功,为众多书商和码字工人指出了新的一条谋生之道。
不过,这场隐私热来得快,去得也快,归根到底,这类图书的内容,可能更适合报纸风格,报纸上的一些篇章凑成本书,终觉有点牵强吧。



1999年
《围城》人民文学
《看上去很美》华艺
《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
《霜冷长河》作家
《格调》中国社科
《逆风飞扬:微软、IBM和我》光明日报
《山居笔记》文汇
《花季雨季》海天
《雍正皇帝》河南文艺
《A管理模式》企业管理

经过1998年的低靡后,1999年书市畅销书开始回暖,出现新的耀眼亮点,比如《格调》,比如《花季雨季》,比如《学习的革命》。
至少从1995年开始至此,少儿类读物始终没有闯进十大畅销书之列,这显然不正常。少儿类书因为读者群巨大,在许多海外成熟的图书市场环境下,少儿书都是一个巨大的门类,占据着不小的市场份额。
〈花季雨季〉及其姊妹篇〈十六岁的花季〉,使得上百万少年儿童为之迷倒,海天出版社也因此在国内各种图书销售排行榜上出尽风头。至此,少儿类图书开始大举进攻图书市场,并在未来数年内,出现了秦文君、杨红樱等专门为少年儿童读者写作的专业作家。从这个意义上讲,本年度的〈花季雨季〉,是这十年来整个少儿类图书的发轫之作。

〈格调〉一书亦是具有发轫的意义——生活类图书自此兴盛。这是一本引进版的图书,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作家石涛回国后投身出版事业,他独具慧眼,从成千上万的选题中挑出这一本,正击中国人解决温饱之后急欲讲求生活品位的软肋。
〈格调〉一书,与其说是带动的是一场书市风潮,不如说是帮很多“小资”确认了若干处理生活细节的方式。他们开始懂得,开车一味求快其实很土鳖,占稳中间一道,匀速前行,这才是真正有修养、有品位的体现……诸如此类。
自〈格调〉始,出版人开始关心生活方式问题,此后出版的关于吃、关于穿、关于住、关于行,直到2004年底三联书店妹尾河童系列书的出炉,诸多生活类图书大行其道,都可看作是生活这根筋被〈格调〉拨醒了。

〈学习的革命〉一书畅销,选题成功只是原因的一半都不到,此书畅销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是强大资本进入图书宣传、销售的一次尝试。这是一次书业外部高人进入书业的一次操作演练。具体结果如何,众说纷纭:有人说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有人说获取巨大利益,我因不知真实情况,不敢妄加断定。我的看法是,甭管投入产出比为何,至少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永远值得人们尊敬。

本年,余秋雨“转会”作家出版社,从此重要力作都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直至封笔之作〈借我一生〉。本年,历史小说这一脉络下的二月河新作〈雍正皇帝〉再次荣登十大畅销书之榜。据文学界权威人士分析,此书为作者 “清帝系列”中最精彩的一部。本年,纯文学作家钱钟书的〈围城〉因有电视剧的烘托,成为家喻户晓、争相传诵的名著。王朔的新长篇也在本年度千呼万唤始出来。经管类图书有〈A管理模式〉、〈逆风飞扬〉夺人耳目。

关于〈逆风飞扬〉,可以多说两句。前IBM和微软高官吴士宏女士先是依靠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在众多媒体的娱乐休闲板块赢得人气,在本书里,吴女士成功地扮演了一位在经营管理上独立、有原则同时又对外企的本土化有着执著信念的理想形象,而在书外,相关的系列公关、宣传活动、吴女士各处的巡回演讲,都让这本书的出版初衷得到了完满的实现。
曾有著名书评人曾评价此书道:在《逆风飞飏》出版之前,除非IT业界人士,否则没几个人知道吴女士的芳名,但是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足以改变这一切,而且只要靠一本书。吴士宏和《逆风飞飏》,到底谁成全了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因此万人瞩目,一本书因此卖得如同水银泄地。



2000年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知识
《痛并快乐着》华艺
《大浴女》春风文艺
《无知者无畏》春风文艺
《三重门》作家
《千年一叹》作家
《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
《炒股就这几招》(世纪篇)世界知识
《哈佛女孩刘亦婷》作家
《哈利•波特系列》人民文学



站在今天回望2000年这一世纪之交的图书市场,真有股继往开来、辞旧迎新的劲头。从梳理畅销书门类脉络的角度看,这一年,是个大丰收之年。
首先,网络文学开始兴盛。〈第一次亲密接触〉可算这类图书在市场上的发轫之作。本书是台湾网络文学的代表作,作者的网名“痞子菜”甚至比他的学名“蔡志恒”知名度更高。从此海峡两岸的网络文学变为纸质出版尉然成风。单是中国大陆,我们就可以梳理出一个长长的名单:李寻欢、宁财神、安妮宝贝、菊开那夜、慕容雪村……尽管以安妮宝贝为代表的一些自网络开始文学创作道路的作者已经离开网络,但是网络文学在书市却占有重要的一席地位。
网络文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出版业方面,对于广大写作爱好者来说,网络是他们寄予厚望,达到出道目的重要地盘。正因如此,网络文学才有如此之大的号召力,也才会如此久盛不衰。

曾经持续“高温不退”长达三五年之久的素质教育类图书热,是从本年开始发轫。发轫之作是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和刘卫华、张欣武夫妇合著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关于这两本书之间的关系,〈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编辑杨葵曾经撰写长文谈及,他说他是通过〈素质教育在美国〉受到启发,想到素质培养这个词,于是在日后的一切营销过程中,始终高举这面大旗,终于将其做到天翻地覆。一时间,跟风成堆,书市布满各种“素质教育”的旗帜。
〈哈佛女孩刘亦婷〉至今总销售已近二百万,创造了图书销售的一个奇迹。很多高校的出版专业研究师生都将此书的销售过程当作案例加以分析,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高人从中总结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一整套致用法宝,加以推广。

本年,同样在未来几年持续“高温不退”的哈利波特系列图书开始面市。本书至少有下列三个元素:一,引进版畅销图书;二,少儿类图书;三,魔幻类图书。前二者,前边均有脉络可寻,但是此书引发魔幻类小说的盛行一时,是不可不说的最重要的功绩。
〈哈利波特〉在它的原产地,已经系列开发,形成一大产业;但在中国,目前还只是通过图书和电影两个领域获取利润。怎样全方位、多品种开发一项选题,是所有出版人及其它行业的人们应该思考的一个课题。

本年书市闯出一位惊世奇才,就是写〈三重门〉的韩寒。早此以前上海〈萌芽〉杂志社联合多方举办“新概念作文大奖赛”,韩寒是一等奖获得者,按规定,他可以免试进入名牌大学继续上学,但是他选择了退学。〈三重门〉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写成的,出版后迅速引发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媒体称这场风波为“韩寒现象”。从书业的角度讲,此书是日后所谓“80后写作”,所谓“青春文学”的发轫之作。韩寒之后,张悦然、郭敬明等一批“80后”作者在2003——2004年掀起一股“青春文学”的热潮。

本年,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继续着名人出书热。本年,余秋雨又有新书出版,并照例荣登十大畅销榜。本年,纯文学作家市场化的队伍里又走来了铁凝,这位当年以写拾麦穗纯情故事走上文坛的女作家,经过多年痛苦裂变,终于成了一位全才型作家。

另外,本年还有件事要特别提一下:王朔在本年出版〈无知者无畏〉之后,开始封笔,到目前为止,再也没有新小说出版,让无数王朔迷等得花儿都谢了。事后看,这是一派喜庆的2000年的一件伤心事。



2001年
《穷爸爸富爸爸》世界图书
《不过如此》华艺
《哈佛女孩刘亦婷》作家
《三重门》
《挪威的森林上海译文
《第一次亲密接触》知识
《富爸爸投资指南》世界图书
《富爸爸财富之路》世界图书
《我为歌狂》上海辞书
《零距离:与米卢的心灵对话》知识

本年的书市由三大品种把持,在市场份额及眼球效应上占了绝对主导地位。其中两种由从去年延伸而来,即《哈佛女孩刘亦婷》和《三重门》;另一新生力量是世界图书公司陆续出版的“穷爸爸富爸爸”系列图书,包括《穷爸爸富爸爸》、《富爸爸投资指南》、《富爸爸财富之路》等。
《穷爸爸富爸爸》应该纳入经管类图书的脉络,是引进的美国畅销书,它在世界好几个国家都曾掀起了“爸爸旋风。书中以新颖的方式叙述个人理财,并提出“财商”概念,因而受到大众阅读的广泛欢迎。
“爸爸系列”在中国,是由一家图书工作室在具体运作,选题认定、策划、促销以及系列图书和玩具等的开发都具有国际水平,可以作为图书出版销售的典型案例研究。
说到典型案例研究,我还记得在2002年的春节图书订货会上,一位图书发行业的学者型大腕曾经感慨,实在是太忙了,要不真想踏实坐下来,好好做一项研究,研究一下三种书——“爸爸系列”、〈哈利波特〉、〈哈佛女孩刘亦婷〉。大腕说,这三种书在当今中国,是出版业三个典型的型态,分别靠个人、小团体、大团体三种形式在做策划营销,里边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研究透这三本书,就读懂了中国图书业这本大而艰深的书。

2001年中国足球队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冲出了亚洲,闯进世界杯赛圈,圆了全中国球迷的一场春秋大梦之外,也成就了南斯拉夫籍教练米卢,更成就了李响。李响在业务工作中与中国足球队主教练米卢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友谊,是所有中外记者中最贴近米卢的人。由于拥有这一最重要的信息源,因此常常能掏到其他记者无法掏到的中国足球“猛料”。这使得李响在足球界的声名日盛,有“足球第一女记者”之称。同时,外界的一些有关她与米卢的猜测和传闻也渐渐传开了。因此,这本书仍可算作是名人出书类图书。
有趣的是,中国足球牵动亿万人的心,无数出版人也数次打过足球的主意,分别以不同方式出版过一些关于足球方面的书,遗憾的是,至今为止,足球题材的图书,唯一成为大畅销书的,还是被归到了名人出书热,其中带有过多的窥私欲成份。
本年度另外一本名人书是崔永元的《不过如此》。金丽红、黎波二人的畅销书运作组合模式,通过王朔、白岩松等人的书籍成功销售的证明,至此开始引人注目,书业开始有人关注金黎组合的奥妙。
《我为歌狂》是本年度的一张全新面孔,并且迅速蔚然成风,市面上似乎一夜之间出现了无数《我为?狂》的跟风之作。此书仍属少儿读物之脉络,基本上大学一年级学生以上年纪的人就不会再购买阅读。
《我为歌狂》的两位作者解燕燕和曾炜合作完此书后即分开,各写各的,但都打着《我为歌狂》作者的旗号做宣传名头。经过几年下来,显然是曾炜在市场上更为成功。她的新作《一光年的距离有多远》等,均有不俗的销售业绩。
《挪威的森林》其实是本老书了,早在1980年代即已在中国热销。此番卷土重来,是因为全社会的“小资”风潮带动,村上春树被小资们奉为了最佳代言人。



2002年

《谁动了我的奶酪》 中信
《致加西亚的信》 中信
《挪威的森林》 上海译文
《杰克•韦尔奇自传》 中信
《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
《菊花香》 南海
《藏地牛皮书》 中国青年
《几米绘本》 辽教
《蛋白质女孩》 上海人民
《我为歌狂》 上海人民

《谁动了我的奶酪》和《致加西亚的信》都是前文讲过的小册子,在本年度,它们连同《杰克韦尔奇自传》一起,创造了经管类图书的销售神话。“谁动了我的??”更是成了许多报纸上许多文章的标题方式广。那一段时间坐飞机旅行,乘客中的商务人士几乎人手一册,在飞行中阅读,可见其影响之广。

两本网络文学脉络下的图书,成了2002年文学类图书的最大嬴家,即内地作者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和台湾作者王文华的《蛋白质女孩》。二者是有不同的,王文华早已在网上出名,在台湾已经家喻户晓级的人物,内地出版社是买版权操作。慕容雪村则是刚刚在网络上混出个样子,《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是他的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小说。

《菊花香》打响了韩国图书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一枪。自本年起,青少年中所谓“哈韩”、“哈日”一族渐成气候,《菊花香》可谓应运而生,时机找得非常准。再早或再迟,都很难取得如此骄人销售业绩,这是出版策划人的精明所在。
由此书开始,文学类图书的版权贸易中,韩国文学比例陡增。

2002 年的书市,旅游类图书突飞猛进,来势汹涌。〈藏地牛皮书〉即是此类书中的杰出代表。精美的个性化设计、不流俗、极富个性的旅游指南,是这类图书的成功关键。此后两年时间,旅游书一直是书市一大卖点,乐此不疲者愈来愈众,以至2004年的几次订货会上,大家开始感叹,旅游书热过了头。

“几米的绘本”系列图书,应该算在“图文书系列”脉络之下。图文书发展到2002年,读者们的新鲜劲早已散尽,剩下的,全凭实际功力定输蠃。“几米绘本”系列制作精良,内容、形式结合得完美无缺,取得不俗销售业绩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几米绘本”系列也带动了内地的绘本的创作风潮,其中钱海燕是比较成功的一位。



2003年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人民文学
《亲历历史—希拉里回忆录》 译林
《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人民文学
《我把青春献给你》 长江文艺
《我们仨》 三联
《把信送给加西亚》 企业管理
《执行》 机械工业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上海译文
《陈鲁豫心相约》 长江文艺
《幻城》 春风文艺

2003年度,因为受“非典”影响,图书市场几乎有小半年的空白期。在这种前提下,虽然仍有大畅销书出现,但是在整体销量上,没有冲过百万册的尖端新书出现。

本年度的十大畅销书中,〈陈鲁豫心相约〉、〈我把青春献给你〉、〈亲历历史——希拉里回忆录〉、〈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都是名人出书一类。
甚至连杨绛的〈我们仨〉一起,也该归到名人出书范畴来看待。杨绛在文学上的造诣之高自不待言,但是〈我们仨〉更吸引普通读者的,可能是背后隐藏的钱钟书。经过十数年媒体的疯狂造神运动,钱钟书已经成了一个明星级人物,既是明星,其家属撰写的写他的文字自然会被追捧。

本年,引进版的昆德拉小说经上海译文出版社重新包装,重新推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昆氏著作中人气最旺者,此番也进入十大畅销行列。
〈把信送给加西亚〉可看作上一年度《谁动了我的奶酪》、《致加西亚的信》的一种回响。属经管类正常畅销图书。

本年,郭敬明的《幻城》畅销一时,直有追赶当年韩寒《三重门》的态势。虽然后来郭敬明的单本销量仍未超过韩寒,但是因为他与接踵而至的“80后”写作时间距离近,而被认作新一轮“青春文学”写作的领风潮之先的人物。郭敬明之后,“80后”、“青春写作”这样的词汇才被广泛提及,图书市场上又迎来了张悦然、春树、李傻傻等全新靓丽的面孔,搅得一池春水发皱。

本年,有一家出版社在市场上如同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分外夺目,就是机工出版社。它们出版的〈执行〉一书,既为经管类图书在品种上做了一大丰富,也让他们出版社从此迈入强势出版单位的行列。
〈执行〉一书销售获得巨大成功,它简约的封面设计,十六开的开本形式,从此几乎成了经管类图书的最有效的外包装范本。




2004年
《梦里花落知多少》春风文艺
《狼的诱惑》 世界知识
《那小子真帅》 世界知识
《达芬奇密码》 上海人民
《狼图腾》 长江文艺
《没有任何借口》 机械工业
《细节决定成败》 新华
《水煮三国》 中信
《告诉孩子你真棒》长江文艺
《自动自发》 机械工业
2004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借上一年度〈执行〉的余威,继续驰骋书市,〈自动自发〉、〈没有任何借口〉皆可看作是〈执行〉的有效选题延伸,机工出版社已经形成了自己良性循环的选题链。

继〈菊花香〉火爆之后,本年度又有一本韩国小说——可爱淘的《那小子真帅》大获成功。这本纯情浪漫小说曾让300万韩国青少年为之疯狂,里边充斥着最时尚的信息,而且是中学生的时尚:短信、手机联络、改校服裙子,去卡拉OK唱歌……这些信息,无疑能让青少年读者读之会心而笑。
此书将这一两年的几大卖点重叠在一处——青春、网络、韩国,所以取得佳绩也在情理之中。

本年度有两本与狼有关的书抢夺了不少市场份额。即〈狼的诱惑〉和〈狼图腾〉。其中更引人注目的是后者,著名的“金黎组合”突然放下一贯擅长的名人类图书,转而在长篇小说领域求发展,而且第一步就走得如此成功,着实令人惊异。
〈狼图腾〉仍在热销,现在来作总结还为时过早,不过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年来文学类图书出版的泡沫,至此已有冰消之兆,市场呼唤像〈狼图腾〉一样有着结实的内容的真正的好故事。

本年的〈告诉孩子你真棒〉可看作是前两年“素质教育类”图书的合理延续。本年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可看作是〈幻城〉的合理延续。

2 条评论:

iMashimara 说...

好像我读书的高峰期在高中。遇到个很好的语文老师,跟着他做校刊编辑,写了很多也读了很多,一心想考中文系。那时候的编辑部里全是一帮风花雪月的家伙,谈的是哲学,玩的是文字。:)所以当年对畅销书挺不屑的,倒是读了好几本房龙的书。苏菲的世界把哲学解释的简单而有趣,为了想明白那个我是谁的问题也反复看了好几遍。还把外公收藏的一个标点没有红色批注倒不少的石头记手抄本翻出来读得上气不接下气。

刚上大学的时候寝室里有几个原来理科班的,一时糊涂上了文科大学非常心有不甘,于是在寝室里掀起一股学科学的潮流。读的是著名的相对论(当然是简易版),连寝室夜谈都是讨论白天读此书的心得和讨论。居然有趣的很(可见我们多nerdy)。还是有些不解的地方我在信里写给在清华的好友,他得了灵感写成篇物理小作文居然拿了个什么奖,暑假回上海的时候用奖金请我吃了顿饭。

匿名 说...

畅销书代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取向,再怎么说能混到PhD的tyang也不属于正态分布的中间那个大肚子部分,没看过那些垃圾书在正常不过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