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完了这本可以翻译作《另类经济学》的书。这本书是由两名非正统的经济学家写的书。其实书的本身和经济学并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书里讨论和分析了几个看起来并不太相关的案例来表达一个中心思想。而书的中心思想我以为就是我们要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依据“常识”或者“直觉”。而所谓科学的眼光,我觉得主要就是统计学。
这本书写得非常生动。因为它讨论的问题很有趣。比方说,它有一章讨论孩子教育的问题。孩子如何教育,当然是仁者见仁的事情。问题是,许多专家、学者提供的建议、学说等等往往并非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这本书则通过一个美国政府所做的大规模统计样本,运用回归分析来研究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非常让人吃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至少在早期(大学以前)是没有统计意义的。根据他们的数据分析,对孩子的主要影响是来自于遗传。书里用一整章来讨论这个问题,我在这里显然不能全面地复述他们的论据。但是我很欣赏他们以统计为出发点来讨论问题的方法。我认为这要比凭空推断科学得多。
我一直觉得,统计是对普通人来说最重要的一门学问了。如果没有统计学的基本了解,一个人就无法正确地了解世界。我常看到的谬误有:用个例来代替全局,混淆因果关系和相关性,错误理解独立事件,还有就是不了解prior probability。不过这些错误就算是学过统计的人也容易犯,因为我们的大脑不是为了统计学而设计的。我们的大脑是为了生存而设计的,在大自然里,很多时候一个迅速的决定比正确的决定更重要。但是如果我们要依靠大脑的“直觉”去做复杂的决策,那就不对了。
所以,我非常推荐这本书。书写得非常生动而且通俗易懂,不像我在这里甩了一堆术语来吓人(当然,考虑到我的博客的读者都是博士硕士,也不算过分)。特别是最近有了宝宝的新爸爸新妈妈们,你们看了这本书就可以放心了。你们的博士硕士学位基本上可以保证你们的宝宝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4 条评论:
那怎么解释大学教授的小孩不学无术?这种例子身边很多啊
你这个问题就是一个用个例代替全局的例子。你说的这种例子可能是很多,但是如果从整体考虑,我想(因为我没有数据)大学教授的孩子要比父母小学毕业的孩子成绩好一些。
我很怀疑他们在统计建模上的科学性(分组的关联性)。比方说,智力好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往往也有更好的智力,受到的教育较其他低智力父母为好。他们本身更看重教育,对孩子的督导更为有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区分孩子的成就只来源于遗传还是只来源于教育,或是兼而有之?
其实一个统计上的反例是:亚裔子女通常学业较好,非裔子女学业较差。可是亚裔父母(特别是当年开餐馆为生的老一辈华裔移民)的智力未必在统计上胜于非裔。
我觉得家庭教育就好比雕刻家的技艺,智力遗传则如同雕刻的原料。好的雕刻家可以用一块普通的木头创造出传世之作。可一个俗手可以毁了一块上好的红木。
你说的这个的确是问题。我不完全记得他们的论证方法了。他们的论据中有一点是看被收养的孩子,这样可以把家庭环境和遗传因素区分。另外,作者也承认了他们的研究的局限性。你可以把书搞来看一下,我觉得他们的论证还是相当让人信服的。毕竟,这本书里的许多内容都曾经在专业学术杂志发表过,经过了许多人的review。这和小报上发表的生活指南不太一样。
发表评论